一、青光眼動物模型構建分類與選擇
1. 高眼壓模型(模擬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)
模型類型 | 適用動物 | 造模方法 | 優缺點 |
---|---|---|---|
激光誘導 | 大鼠、小鼠、兔 | - 氬激光光凝房角(需前房注射印度墨汁增強吸收) - 參數:50-100 μm光斑,0.1-0.5 s,50-100 mW | ? 可精確控制眼壓升高幅度 ? 需熟練操作,可能引發炎癥反應 |
微球注射 | 小鼠、大鼠 | - 前房注射聚苯乙烯微球(10 μm,5-10 μL,阻塞小梁網) - 可聯合viscoelastic凝膠延長高眼壓 | ? 操作簡單,眼壓穩定維持2-4周 ? 需定期監測眼壓(Tonolab) |
激素誘導 | 兔(新西蘭白兔) | - 地s米松滴y液(0.1%,每日2次,持續4-6周) | ? 模擬糖皮質激素性青光眼 ? 僅適用于兔,眼壓升高較緩慢 |
2. 視神經損傷模型(模擬青光眼性視j病變)
模型類型 | 適用動物 | 造模方法 | 應用場景 |
---|---|---|---|
視神經鉗夾 | 大鼠(SD/Wistar) | - 手術暴露視神經,用顯微血管夾(壓力50-70 g)夾持5-10秒 | ? 直接模擬軸突損傷 ? 需開顱操作,損傷不可逆 |
NMDA興奮毒性 | 小鼠、大鼠 | - 玻璃體內注射NMDA(20-40 nmol/μL,2 μL)誘導RGC凋亡 | ? 快速誘導RGC死亡(24-72小時) ? 不涉及眼壓升高 |
3. 遺傳性青光眼模型
DBA/2J小鼠:自發突變導致虹膜萎s、房角關閉,眼壓逐漸升高(6-12月齡)。
特點:模擬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,需長期觀察。
Myocilin突變小鼠:過表達人突變MYOC基因(如Tyr437His),誘導小梁網功能障礙。
二、青光眼動物模型構建關鍵實驗步驟與注意事項
1. 眼壓監測
儀器選擇:
小鼠/大鼠:TonoLab或Tono-Pen(需麻醉,如異f烷)。
兔:Goldmann壓平眼壓計(局部麻醉)。
測量頻率:造模后每日或隔日測量,持續2-4周。
2. 視網膜神經節細胞(RGC)評估
標記方法:
逆行標記:上丘注射熒光金(FluoroGold),1周后視網膜鋪片計數RGC。
免疫染色:Brn3a(RGC特異性標記物)+ DAPI核染。
功能檢測:
視網膜電圖(ERG):評估視網膜整體功能(需排除角膜混濁影響)。
模式ERG(PERG):特異性反映RGC功能。
3. 視神j病理分析
軸突計數:視神經橫截面透射電鏡(TEM)或甲苯胺藍染色。
膠質細胞活化:GFAP免疫組化(星形膠質細胞增生標志)。
三、模型驗證與數據分析
成功標準:
眼壓持續升高>25 mmHg(小鼠)或>30 mmHg(大鼠)超過7天。
RGC數量減少≥30%(對照眼相比)。
對照組設計:
假手術組(僅做角膜穿刺無激光/注射)。
對側未處理眼(自身對照)。
四、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
問題 | 可能原因 | 解決方案 |
---|---|---|
眼壓升高不穩定 | 微球阻塞不w全/激光能量不足 | 增加微球濃度或激光功率,重復操作 |
角膜混濁影響檢測 | 激光/注射損傷角膜 | 使用透明角膜膏(如羥丙基甲基纖維素)保護 |
RGC標記失敗 | 逆行標記時間不足 | 延長熒光金擴散時間至7-10天 |
上一篇: 代謝類疾病動物模型構建
下一篇:腦脊髓炎動物模型構建